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圣人还是伪君子

普法:圣人还是伪君子

发布者:吴湘来源:手抄报日期:2020-12-24阅读:

本篇文章1601字,读完约4分钟

▲朱熹( 1130-1200年)

□刘宗哲(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朱熹( 1130-1200年)是孔孟以后最优秀的儒家大师,致力于儒学的弘扬,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后辈对他的评价大不相同,既有被尊重为“圣人”的人,也有把程朱理学上封锁思想的罪归咎于他,指责他为伪君子的人。 1182年,朱熹作为浙江东常平茶盐公事对台州视察了受灾情况,与台州知府唐仲友展开了弹劾和反弹劾战争。 这个事件是考察朱熹是“圣人”还是伪君子的好样本,至今学者还是津津乐道。

普法:圣人还是伪君子

永康学派唐仲友

唐仲友有多少人? 你有什么特殊的能力? 引起朱熹这样的关注,能连续第六次开始弹劾吗? 这是本案的关键所在。 唐仲友是“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 这一学派与朱熹代表的“闽学”观点大不相同,提倡功利主义,反对玄思。 这种功利主义,对朋友的职业生涯也有鲜明的反映。 在台州工作期间,他非常有业绩,不仅建设了中津桥、台州学宫,还准备修理白鹤山灵康庙、建设桐山桥。 这时朱熹发生弹劾,朋友被解雇了。

普法:圣人还是伪君子

唐仲友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时任宰相黄淮的金华同乡。 朱熹弹劾唐仲友,矛头指向王淮,这个事件被认为是朱熹憎恶地嫉妒、不怕权力的例证。 事实上,这不是本案的关键。 只从人品来看,唐仲友不贪婪,没有伤害民众。 不仅成绩好,而且热爱慈善活动。 被免职后也向台州的修桥事业提供意见,募集捐款,结果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

普法:圣人还是伪君子

“闽学”与朱熹

朱熹弹劾唐仲友六次,首先基于学派的角度而不是人品的恶劣,基于“永康学派”的角度与自己所代表的“闽学”的对立,但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拉了后者的弱点。 朋友在执政过程中,态度积极进取,但认为为了取得利民的业绩,只要达到目的即可,使用了一些违法的手段,这是这场弹劾和反弹劾之争最后失败的根本原因。

普法:圣人还是伪君子

也就是说,朋友不贪婪,其金钱也首先用于慈善,不是自己享受,而是为人们谋求很多福利,但他获得金钱的手段经常受到人们的质疑。 从与“永康学派”完全不同的角度,朱熹敏锐地发现了朋友的重大缺陷:工作精神好,但毕竟是“目的主义”,不太重视过程的合法性、合规性。 朱熹多次弹劾唐仲友,关键是后者拉了无视过程的短板。

普法:圣人还是伪君子

在利民和违法之间,唐仲友敢于接触底线,为宰相黄淮的流亡而看,更重要的原因是“永康学派”的工作精神。 但是,利民和违法的矛盾,终究无法长时间隐瞒,一经通报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裂。 王淮是有名的贤相,自然理解这个道理,他对唐仲友的流亡也是有限的。 朱熹清楚地认识到,以人们追求福利为由,触犯了法律基础,一旦打开先例,别人模仿,法律就会成为空文,违法混乱是无法修正的。 更何况,不能说有很多真正的贪污分子。 打着各种利民的招牌公然违法。

普法:圣人还是伪君子

圣人和伪君子

朋友不是坏人,只是按照自己承认的思想,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很多人同情他的遭遇,为他冤枉,也确实有情。 但是,我们不能相反。 朱熹是伪君子,无产,挑衅当权者,博得声誉。 持这种看法的人可能被“永康学派”的工作精神所迷惑,但我认为如果行为是合理的目的,即使触犯法律基础也可以忍受和鼓励。

普法:圣人还是伪君子

朋友的不幸不过是遇到了朱熹这个被称为“史诗级”的对手。 很多官员害怕宰相黄淮,即使知道唐仲友的行为有缺陷,也不在乎他。 许多旁观者因唐仲友工作的功劳性和目的性,原谅他的违反获得了财产。 朱熹是个顽强的卫道者,并不反对功劳,但是否违反用于功劳的手段和规则是特别认真的。 他对自己的学术理念,有着比唐仲友更顽强的再三,在他的连续弹劾下,唐仲友连桐山桥都修理不了,被解雇回家了。

普法:圣人还是伪君子

从《朱熹声讨唐仲友案》可以看出,圣人是圣人,能力不比常人强,眼睛不比常人远,心不在天下,他们总是能看到和思考,同时总是能做什么最基本的东西? 相反,伪善者可能比普通人更有能力,可能比普通人眼光更远,也可能做一些对民众有利的事,但他名声很大,但经常触及一点底线,这些底线是极其基础的,人们意识到了其重要性

标题:普法:圣人还是伪君子    地址:http://www.shuiyihui.cn/pf/2020/1224/18769.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