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促进教材循环利用要打破好处藩篱

普法:促进教材循环利用要打破好处藩篱

发布者:吴湘来源:手抄报日期:2021-01-08阅读:

本篇文章830字,读完约2分钟

木须虫

从10多年前开始,媒体和学者就研究和推进了中国教材的回收利用,根据央视记者的调查,现在可以回收的教材比例很小,93%以上的教材最终作为废纸流入造纸厂。

普法:促进教材循环利用要打破好处藩篱

义务教育教材的回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理论上确实可行。 一是教材量多,采用周期短,学生学完后,特别是英语以外的教材很多质量都变好了。 二是诉求方的学生人数基本稳定,特别是在一个地区,各年龄段的学生人数基本一致,当场在附近向低年级学生提供教材的回收利用比较简便,差距也不太大,采购的工作量也有限。 这相对于其他旧书的回收再流通,其实更便宜。

普法:促进教材循环利用要打破好处藩篱

据此,如果在教材的募集·录用上实行“代租”,政府机关购买后配送到学校,学校在既定的录用周期内借给学生采用,学生采用后,学校负责回收、整理、再分配,形成执行的闭环。 但是,现实中教材的回收总是有瓶颈,毕竟旧教材是没有用的。 因为每学期都关闭了新教材的预约、印刷、配送,所以既然提供了新教材,学生当然就没有采用旧教材的诉求,因此,只有不到7%的二手教材回到了销售渠道,这些也仅仅是孩子的教科书。

普法:促进教材循环利用要打破好处藩篱

为什么呢? 其实还是被强大的现实利益集团束缚着。 据报道,近5年来,全国中小学教科书和教学用书、大中专教材、业余教育教科书和教学用书的零售数量平均每年约28亿本,金额超过200亿元。 也就是说,这些教材循环利用一年的话,可以节约200亿元以上。 但是,如果改变立场的话,这与200亿元以上的产业链有关,与教材的编辑、出版、印刷、发行各环节有关,因此促进教材的循环利用,必须影响这些相关公司的好处,拉一发而动全身。

普法:促进教材循环利用要打破好处藩篱

从宏观层面来看,推进教材循环利用其实是产业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节约如何平衡的命题,不是简单的,而是在兼顾的基础上,打破优势壁垒,而不是简单地一刀切。 坦率地说,要推进教材的回收利用,就需要使用从“卖书”中跳出的臼,使物理意义的教科书焕然一新。 例如,每学年收取一定的版权录用费、管理费,补偿出版发行相关环节,以平衡好处,消除“按租赁购买”的回收利用阻力。

标题:普法:促进教材循环利用要打破好处藩篱    地址:http://www.shuiyihui.cn/pf/2021/0108/24313.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