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中国刑事诉讼四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渝举行

普法:“中国刑事诉讼四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渝举行

发布者:吴湘来源:手抄报日期:2020-12-25阅读:

本篇文章2378字,读完约6分钟

吴宏耀

10月24日、25日,“中国刑事诉讼40周年: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 这次研讨会由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和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和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共同主办。 四川大学教授龙宗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顾永忠、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孙长永、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熊秋红编写了主题报告,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名誉院长樊崇义教授提交了主题论文。

普法:“中国刑事诉讼四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渝举行

研讨会分为五个单元,对“刑事诉讼40周年回顾与展望”、“审判实质性化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探索”、“有罪案件诉讼程序的发展与趋势”、“完全证据制度防止非法案件的中国经验”、“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迅速发展与展望”进行探讨和 来自刑事诉讼法学界的30多名中青年学者,2名法官、2名检察官、3名律师、3名法律援助专家分别进行主题发言或协商,对相关问题的探讨有争议,有回顾,有展望,有建议。

普法:“中国刑事诉讼四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渝举行

樊崇义先生认为,新时期的刑事司法理念反复出现了“以人为本”的世界观和做法论,将“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作为刑事诉讼法修改、完全化和贯彻实施的基本法则,“人本主义” 对刑事犯罪的斗争和管理,只有从“高压、重、快控制犯罪型”过渡到“正当法律程序型”,充分认识程序的独立价值,正确解决“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法律观,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正义 重复我国刑事诉讼法迅速发展的“定力”不可动摇,“定力”是按照我国刑法从“有法可”到“无罪推定”,以及“尊重和保障人权”迅速发展的“科学、民主、文明”法则,进行。 多次与时俱进,跟上诉讼结构和诉讼模式变革的步伐。 40年来,我国诉讼模式从职权主义向“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的结合”转变,诉讼类型从“压抑型诉讼”向“权利型诉讼”转变。 承认年罪,处罚从宽度引入刑法,我们的观念也由此从“权利型诉讼”转移到“谈判型诉讼”,从“对抗”转移到“合作”,构建谈判型诉讼、谈判平台、谈判流程是当务之急。 在司法部门和律师队伍建设中,走专业化道路,从法律规定走向“理性”。 因为真正优秀的法官、检察官、警察和律师必须依靠自己的理论能力和理论基础,解决法律世界难题的概念、原理和做法,形成特有的知识形态。

普法:“中国刑事诉讼四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渝举行

龙宗智认为,中国刑事诉讼法40年来,对此进行回顾和展望是有意义的,有难度,有挑战,有想说还在休息的感觉。 我国刑事诉讼法40年来的迅速发展,有很大的进步,但有很大的矛盾,存在很多疑问和问题。 有时依然回到原点,寻找改革的初衷,刑事诉讼实践是否需要坚持犯罪和人权保障的兼顾,是否需要坚持人权公正和正义的兼顾等,理论制度和实践之间有明显的分裂。 之后,龙教授着眼于刑事证据制度40年来的迅速发展和变革,重点谈了三个问题:一是刑事证据实践的优势。 二是刑事证据制度40年变革的方向和复印件。 三是刑事证据制度变革应处理的几个问题。

普法:“中国刑事诉讼四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渝举行

顾永忠认为“刑事诉讼40周年”是我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于1980年生效实施后开始的,以此为起点以立法为基础,我国刑事诉讼40年是刑事诉讼法的初期建设阶段( 1979-1996 ),“无天”吗? 二是探索建立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阶段( 1996-2012 ),过程的独立价值受到重视。 三、在初步形成现代刑事法治框架的阶段( 2012-),申诉、辩护、审判的法治结构开始出现。 四是初步建立刑事诉讼的繁简分流制度(-),但在司法实践中,认罪认罚从广泛的制度上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理论上探讨和处理。 摘要,以刑事法典为标志,我国刑事诉讼法在过去40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随着制度的进步,在制度实施方面也有很多“问题”“插曲”。 因此,中国的刑事诉讼在40年内可以总结为16个字。 成果巨大,阻力不断,螺旋上升,前景光明。

普法:“中国刑事诉讼四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渝举行

熊秋红认为,要讲刑事诉讼法的中国故事,既要做好说明工作,也要做好评论工作,通过抓住重要人物、象征性的事情来表现说明的立体和生动的生活。 你需要注意故事的完整性。 例如,以时间起点从1963年刑事诉讼法草案开始。 别忘了主旋律和插曲。 横截面和纵断面都是必要的。 要讲好中国的故事,必须着眼于制度快速发展背后的诉讼理念形态的发展过程和纵深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通过现在和过去的对话,获得前进的方向感和动力。 熊教授认为,中国刑事诉讼法40年快速发展带来的经验和启示,是中央政策先行、立法确立、司法解释丰富和完整的。 刑事诉讼法规范条文的数量正在增加,但制度和实施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快速发展有曲折,但人权保障总体上有增强的趋势。 立足中国国情,吸收域外经验,但没有形成成熟的有中国特色的刑事诉讼类型。

普法:“中国刑事诉讼四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渝举行

孙长永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刑事诉讼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刑事诉讼法快速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强烈地感觉到法制的进步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几乎同步,也与历史以前流传的密切相关。 我国刑事诉讼法治化快速发展的目标是,尽快建设符合本国国情和司法规则、体现国际刑事司法准则和现代刑事法制快速发展趋势的刑事诉讼法治体系,使正当的法律程序真正成为中国行业内各体自由权利的信赖保障。 孙教授认为现在的刑事诉讼法研究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不应该用快速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的国情,过度强调现状。 二是以平等的精神注意世界,对域外制度进行更深入的考察,进行精细化的研究,不建立法律文化中的“自我中心主义”。 第三,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司法改革不能满足进行司法改革的旁观者、评论家甚至批评者,应该积极努力成为参与者。

普法:“中国刑事诉讼四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渝举行

研讨会以在线、离线的组合方式进行。 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30多所大学的60多名专家学者、最高人民检察院、重庆市人民检察院、重

标题:普法:“中国刑事诉讼四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渝举行    地址:http://www.shuiyihui.cn/pf/2020/1225/19183.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