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狄仁杰影视形象变迁史

普法:狄仁杰影视形象变迁史

发布者:吴湘来源:手抄报日期:2020-12-24阅读:

本篇文章3338字,读完约8分钟

王伟臣

狄仁杰,唐代政治家以清廉公正、断案闻名于世。 与包公不同,中国戏曲中关于狄仁杰的曲子很少,因此狄仁杰通过电影和电视剧很受欢迎。

配角宰相

作为汉唐时代的重要官员,狄仁杰所在的电视剧和电影通常都有武则天。 相反,武则天的电视剧和电影也离不开狄仁杰。 1939年上海新华电影业企业出品,方沛霖执导的电影《武则天》是华语电影界第一部关于武则天的电影,其中出现了狄仁杰的角色。 在电影中,徐敬业发动了叛乱,作为宰相狄仁杰为武则天制定了计划。 所以,狄仁杰以配角政治家的形象首次登上了银幕。 1967年,邵逸夫、利孝和成立了香港电视广播有限企业,经营免费电视频道的广播,极大地推动了电视在香港的普及。 现在看到的华语电视剧中最早的狄仁杰形象出现在1984年版的《武则天》中。 剧中的狄仁杰依然是政治家、武则天的幕僚。 一年后,我国台湾地区逆风拍摄了更有名的武后剧《一代女王》。 这部电视剧后来引进大陆,在各电视台连续播放了几十集,收视率备受瞩目,引出了1995年刘晓庆版的《武则天》。 从19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发生了第一股“武则天热潮”。

普法:狄仁杰影视形象变迁史

在武则天的电影世界里,狄仁杰只是个配角政治家。 尽管如此,此时狄仁杰的形象其实很符合史实。 官方史书关于狄仁杰参与司法审判的确切记载只有一句话。 “仁杰、仪凤中大理丞,周岁斩1万7千人监狱,无冤罪申诉人。 ’一万七千人是什么概念? 全年无休绕轴转的话,平均每天会做出四十六人的判决。 这样看,狄仁杰真的像上帝一样破案吗? 但事实并不那么奇怪。 狄仁杰不是大理寺的最高长官大理寺卿,而是大理寺丞,主要负责地方司法案件的重新审查,简单来说就是每天书面审理。 尽管是六品职,毕竟是46岁的狄仁杰第一次转入中央,他珍惜这个机会,废寝忘食地工作,由此得到上级的好评,马上离开大理寺调任侍史,从此与大理寺无关。 狄仁杰一生是官员,担任过两次宰相,他不仅是辅佐武则天掌握国家权力的左右手,也是恢复李唐江山胯下的大臣。 在狄仁杰的政治生涯中,在大理寺的这项再审工作可能只是平淡无奇。

普法:狄仁杰影视形象变迁史

主角法官

1986年,太原电视台播放了以狄仁杰为主角的电视剧《狄仁杰断案传说》。 直接基于有名的汉学者荷兰人歌罗佩的代表作《大唐狄公案》。 1947年,第二次在荷兰驻日本大使馆工作的戈洛佩在东京街头的二手书店偶然看到了清代公案的传说《狄公案》。 高罗佩对中国公案传说与西方侦探小说相比,往往缺乏悬念,案件解决过程总是有超自然力量的介入,对犯罪者如何受到极刑有详细的描写,这些特征对西方网民来说缺乏一定的魅力 把《狄公案》翻译成英语后,他开始尝试用西方侦探推理小说的方法改写狄公案。 从1957年的《迷宫案》到1968年的《黑狐》,整个系列包括16部长篇和8部短篇,全书约130万字,合称为《大唐狄公案》。 对西方网民来说,这本书既有他们熟悉的福尔摩斯式悬念,又有来自东方的神秘性,因此风靡一世,相继翻译成了跨国复印件。 在西方世界,“judgedee”被称为“中国福尔摩斯”,狄仁杰在海外的知名度远远超过包青天。

普法:狄仁杰影视形象变迁史

1980年,当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研究所读研究生赵毅衡在北京图书馆读了《大唐狄公案》的英语原著,首先写了一篇向中国网民介绍这本书的文章。 然后赵毅衡的同学陈来元、胡明、陈来元的夫人李惠芳等译者花了5年时间完成了《大唐狄公案》这一巨著的翻译。 1986年的《狄仁杰断案传说》展示了陈来元、胡明译为基础的《回乡》的新狄公。 有趣的是,在这部电视剧(高罗佩)的开头,说明了只能书面审理的大理寺丞狄仁杰为什么能走出大理岩。 狄仁杰的朋友好奇地说:“不要放京都六品大理寺丞,无论如何都要自己出去,给离那里很远的蓬莱县充电小县城吗? ”。 狄仁杰说:“在京都长期居住审理大事件,只是纸诉讼,很无聊。 筋骨不老,走四方,看民间真相,练习孤独的机器不是更有趣吗? ! ”离开大理寺,官方史书也离开了。 剧中的五个故事,玉珠串、黄金方案、莲花池、断指记、四漆屏都来自高罗佩的小说。 同年,济南电视台也根据《大唐狄公案》的翻译拍摄了4集电视剧《狄公案》。 那一年,西安电影制片厂也根据《四漆屏》拍摄了第一部以狄仁杰为主角的华语电影《血溅屏》。 1988年,广西电影制片厂的电影《狐迷案》把高罗佩的《黑狐》转移到民国时代,讲述了上海大学生被狐狸咬死的奇怪故事。 “大唐狄公案”受80年代后半期的影响可见一斑。

普法:狄仁杰影视形象变迁史

从这些作品中,电影电视剧中的狄仁杰终于走出了武则天的阴影,打开了自己电影的天地,从配角政治家变成了主角侦探式法官。 狄仁杰的人气其实有点偶然。 因为狄公案不是明清公案小说的领袖。 如果戈洛佩在东京街头偶然看到“施公案”,今天最有名的中国古代法律家可能是施世纶。

普法:狄仁杰影视形象变迁史

神话侦探

由于经费不足,1986年的《狄仁杰断案传说》只拍了14集,10年后拍了50集。 拍了两集共64集,前后播放了十几年,却遇到了90年代的包青天。 与包青天相比,刚从欧洲“回国”的狄仁杰“水土不服”。 他真的很热,一直等到2004年播放的梁冠华主演的《神探狄仁杰》。 那位导演兼编剧钱雁秋完全不参考高罗佩的小说,另生了一个炉子做剧本。 从高罗佩的《狄仁杰断案传说》到钱雁秋的《神探狄仁杰》,从断(审理)到探(侦察),一字之差,狄仁杰已经从“法官”彻底变成了“神探”。 由于这个系列,狄仁杰的形象开始陆续成为神话。 从宰相到法官、侦探,尽管有偶然因素,但也反映了中国电影产业娱乐化的优势。

普法:狄仁杰影视形象变迁史

与“神探狄仁杰”有关的是所谓的“元芳体”。 元芳,你觉得怎么样? “元芳体”的流行只能说明很多人没看过这部剧。 在一百多集的故事中,我不太听到“元芳,怎么看”的话。 换句话说,在《神探狄仁杰》系列中,狄仁杰从来没有说过这句话。 只是,有时会说“元芳,说说你的看法”、“取决于你的看法”。 所以“元芳体”其实是网民恶业的产物。 但李元芳成了网络流行语,反映了《神探狄仁杰》里程碑的意义:狄仁杰超越包青天,成为中国古代法律人物最大的ip (即intellectualproperty知识产权,在现在的语境中,两次或几次 狄仁杰彻底流行,出现了各种版本的作品。 比如《神探狄仁杰前传》、《盛世仁杰》、《少年神探狄仁杰》等作品。 胡适在《三侠五义》的序言中说,包公是“矢积式人物”。 民间传说意味着将各种断案故事映射到包公身上。 根据这个比喻,电影中的狄仁杰也是一堆箭,直径更大。 年的网络电视剧《名侦探狄仁杰》中,甚至出现了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的桥段。

普法:狄仁杰影视形象变迁史

以狄仁杰为主人公的电影宇宙

真正扩大狄仁杰结构的是2010年徐克执导的《狄仁杰的通天帝国》。 完全突破了过去狄仁杰电影作品的推理悬疑类型,成为了具有总结电视剧、动作、悬疑、犯罪、古装的多种类型电影元素的商业大片。 狄仁杰在这里完全做不到,文武兼备,甚至掌握了聪明的易容术,有些针可以彻底改变一个身体的形象,在金庸、古龙的武侠中比易容术更神似。 年上映的《狄仁杰的通天帝国》续集《狄仁杰的神都龙王》中科幻的要素也增加了。 例如,很明显深海鳃皇的形象受到好莱坞怪物电影的影响。 总的来看,其美学实践呈现出更加多样和复杂的文化融合,是武侠、武打、探案、悬念、魔幻、灾难等中西电影类型的叠加。 《神都龙王》的片尾发表了包括《狄仁杰的黄金卷轴》、《狄仁杰的灵神宫》、《狄仁杰的昆仑金顶》、《狄仁杰的九鼎神珠》等23个概念图,每一个都是电影构想。 四年拍一部,狄仁杰的故事至少可以拍22世纪。 从《通天帝国》到《神都龙王》再到去年上映的《四天王》,徐克制作的以狄仁杰为主角的电影系列才刚刚开始。 文武兼备,风流倭的狄仁杰正是中国版的“007”。

普法:狄仁杰影视形象变迁史

曾经高罗佩笔下的狄仁杰成为西方人认知中国文化的窗口,通过陈来元等的翻译,狄仁杰从西方回到家乡,经过另一部电影作品为国人所熟知,追求狄仁杰所代表的正义、大胆的精神,是东西方观众心理和价值观的 狄仁杰形象的电影进化也似乎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引进”和“走出去”时代的缩影。

普法:狄仁杰影视形象变迁史

(本文是外语大学校级通常科学研究项目《律政电影在法律教育中的运用〈kx181133〉》的建设成果)

(作者单位:去海外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标题:普法:狄仁杰影视形象变迁史    地址:http://www.shuiyihui.cn/pf/2020/1224/18726.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