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刑法四十年(六)

普法:刑法四十年(六)

发布者:吴湘来源:手抄报日期:2020-12-23阅读:

本篇文章3988字,读完约10分钟


□郎胜

五、创新刑法编纂方法,多次与时俱进,维护刑法的统一与稳定。

编纂刑法草案,并在立法技术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比较成熟的刑事立法技术和制度。 一方面保证刑法的适应性和及时修改,另一方面也很好地保证了刑法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普法:刑法四十年(六)

(一)确立了刑法修正案作为刑法修改方法的基本地位

用修正案的方法修改刑法是大陆法系国家使用的立法方法。 使用这种修改刑法的方法一般以拥有比较完善的刑法典为前提。 我国用这种方法编纂刑法,经过了比时间长的实践过程。 1979年刑法后我国刑法的编纂首先是以决定和补充规定的形式进行的,即单行刑法的方法。 使用单行刑法的方法当时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这种评级法反应快,适应性强。 在改革开放迅速推进,来不及完善刑法,也没有评级系统研究的条件的情况下,适应采用单行刑法的方法惩罚犯罪的需要,适合当时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除此之外,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进步和迅速发展,单行刑法分散得很多,各自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适用上的不便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普法:刑法四十年(六)

1997年的刑法可以说是比较完善的法典,可以用修正案的方法修改刑法。 199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比较新出现的违反会计法的犯罪和期货犯罪等金融行业的犯罪通过了第一部分《刑法修正案》,开辟了以修正案作为刑法修改基本方法的先河。 在随后的立法过程中,刑法修正案(2)至( 10 )相继通过。 这一系列立法活动确立了刑法修正案作为刑法修改的基本方法的地位。

普法:刑法四十年(六)

采用修正案的方法有助于维持刑法典的统一和完善,维持国家刑事政策的连续性。 刑法典基本上既保持主体结构、文案稳定性,又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对实践需要作出及时而恰当的反应。 修正案的方法也为今后全面修改刑法,编纂新的刑法典积累了经验。 二是将有关犯罪和处罚的一切规定统一为刑法典,适应我国的现实情况,便于司法机关的掌握和执行,便于公民的学习和遵守。 现在很多公共法律知识还没有普及,公务员、专家都是如此,统一刑法典很容易检索、学习和掌握哪些行为刑法被禁止和处罚。 三是在不打乱原有刑法排序的情况下,在相关条文之后用1、2等表现增加的条文,与前法联系,便于适用和学术研究,更明确地反映法律本身的迅速发展沿革。 四是容易平衡前后法律联系,适当把握犯罪边界,保证罪名体系和处罚体系的协调。

普法:刑法四十年(六)

另外,97年刑法典发表后不久,遭遇了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国内发生了骗取外汇的违法行为,因此刑法中增设了骗取外汇的罪名。 当时关于撰的形式和方法,也考虑过使用修正案的方法。 为此也听取了长期主持立法工作的王汉斌的意见。 他还是认为以决定的形式就行。 因为这种犯罪是在特定时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当时我国自由兑换了经常项目中的外汇,所以资本项目也需要慢慢释放,到那时为止讨论是否存在这种犯罪的规定。 现在以决定的形式规定这个罪名比用修正案的方法固化成刑法典,将来解决在立法上更方便。 最后刑法的这次撰改还是采用了决定的方法。 现在,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上的自由兑换是未来的快速发展趋势,当时的想法有国际视野和长期观点,当然要实现这一步还需要时间。

普法:刑法四十年(六)

(二)法律解释是刑法的另一重要根源

根据宪法、立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规定,法律解释是宪法赋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法律解释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法律程序编制,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律解释可以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立法活动。 从立法实践来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的法律解释不太多,但对刑法的解释仍在继续进行积极的尝试。 2000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刑法相关规定含义和刑法适用的13项法律解释,比较有效地履行了常务委员会的职责,丰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立法实践,进一步完善了刑法的根源。

普法:刑法四十年(六)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再次提出建立废弃解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可比性、比较有效性。 近年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重视宪法法律解释,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刑法的法律解释,扩大行业,说明民法通则、婚姻法、刑事诉讼法有关条文的含义和适用。 立法机关依法解释刑法和其他法律是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及时作出反应和指导司法实践的客观需要。 而且司法机关对法律适用的认知不一致的情况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要么解释,要么处理司法实践中产生的不同认知,是保证司法统一性的重要方法。 这种立法形式受到司法机关和学术界的好评,而且必须反复多次。

普法:刑法四十年(六)

六、几点体验

(一)刑事立法必须再次进行党的领导

一是纵观40年的历史,我国刑法的迅速发展,坚持党的新时代基本路线不可动摇,围绕改革开放的主题,每次都需要修改,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措施服务。 例如,一系列单行刑法的制定,决定顺利实施以保障改革开放,服务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刑法的各项修正更是“四个全面”战术布局、“五位一体”整体布局的具体实践。

普法:刑法四十年(六)

第二,刑法的重大撰文方案是中央直接部署。 刑法作为基础法律,作为其他法律的“后盾法”,从其性质和手段的特殊性出发,在保护国家、社会和人民安全、保护改革开放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党中央一直重视刑法立法工作,刑法的重要修改是在党中央的指导下完成的,有些撰文方案是党中央提出的确定要求。 立法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将党中央的决定部署转变为法律,成为国家的意志。 2008年中央为深化司法体制和事业体制改革而部署时,对进一步执行广泛严格的刑事政策,调整处罚结构提出了确定要求。 刑法修正案(8)旨在减少死刑,减少完全刑种之间的联系的撰改是为了执行中央的这一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全会还废除了劳动教养制度,完全惩罚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和纠正法律,完全惩罚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妨碍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拒绝生效审判和决定,蔑视法庭权威等 这些都在刑法修改的工作中执行。 然后,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术部署,根据落实整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立法机关比较某一时期国家管理、社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加强反恐法制建设、毒品犯罪处罚等,重新补充刑法相关规定

普法:刑法四十年(六)

三是刑法编纂中的问题立即向党中央报告。 刑法立法中的重大问题请中央报告是历来流传的。 1979年刑法经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大致通过后,要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1997年修改了刑法,其中的重大问题都得到了中央的批准。 刑法修正案、刑法法律解释业也在中央指导下进行,修正案的许多副本是直接执行党中央的决定部署,根据党和国家当时事业的大局需要制定的规定。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要全面依法治国和加强对立法工作的指导,重大立法的一些事项要向党中央提出报告。 刑法修正案(九)向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报告。

普法:刑法四十年(六)

(二)刑法修改必须从国情出发,必须重复事实上的要求,重视问题,不是直接运送海外,也不是从概念体系出发。

一是多次实践是第一。 刑法的撰改需要注意概念的科学和体系的严密性,但这不是第一动力,真正的动力来自实践,来自实践暴露的问题。 要多次重视问题,实践认知,实践再认知的过程,发现问题的第一矛盾和矛盾的第一方面,揭示事物的本质,使制定的法律符合事物迅速发展的规律,符合法律本身的规则。 40年来,处理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刑法编纂的牵引和目的,这是我国刑法编纂的重要优势。 刑法的所有选修都是通过比较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化研究,反复研究论证,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普法:刑法四十年(六)

二是照抄海外的法律制度不容易。 任何国家治理犯罪的制度都植根于本国的国情和司法实践,不能分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历史土壤。 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具有其历史烙印及其根据产生的这片土地上的时代文化特征。 探索惩治犯罪行为的应对措施当然要从我国社会所处历史的快速发展阶段,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考虑实践效果、社会影响。 在这方面没有现成的经验,不是照抄海外的法律规定,而是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索中国方案,接受实践的检查。

普法:刑法四十年(六)

(三)反复调查研究,努力发现和掌握事物规律

要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以调查研究为前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立法的过程也是调查研究的过程。 我记得刚来法工委,一位资深同志说,立法业必须经过“山下乡”“师访友”“引用依据典”“切磋琢磨”的过程,进行调查研究。

普法:刑法四十年(六)

一是调查研究是问人民、问人民政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人民群众的关心,以及人民群众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人民有号召的法律,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迅速发展理念的要求,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要求

普法:刑法四十年(六)

二是深入调查研究,消除精致、假的认知过程,发现犯罪活动的本质特征,掌握其发生、迅速发展和处罚、预防的规律,才能提出符合实际处理方案和实践检查的法律条款。 只有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更全面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客观存在的现实状况,才能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之底,找到符合国情、处理问题的关键。 只有经过调查研究弄清情况,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有多次事实上追求的资本和勇气。 只有经过调查研究,理解各方面的需要,才能在业务信息表达中使人信服,统一认知,形成有共识的处理方案。

普法:刑法四十年(六)

总之,40年来,中国刑法从文案到形式,从理念到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刑法立法的指导思想不断明确、确定和迅速发展。 当然,法律的制定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查,不断完善。 中国刑法已经过去了40年,随着社会第一矛盾的一些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变化,刑法不断面临新的需要、新的挑战,刑法的编纂和完整性依然是立法机关的重要任务 刑法撰改的步伐不可阻挡。

普法:刑法四十年(六)

(《刑法40年(5)》详见年3月20日9版)


标题:普法:刑法四十年(六)    地址:http://www.shuiyihui.cn/pf/2020/1223/18604.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