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普法: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发布者:吴湘来源:手抄报日期:2021-01-04阅读:

本篇文章1120字,读完约3分钟

赵永新

最近,科技部通报了9起论文伪造等违规事件的调查结果。 相关问题主要是购买论文、违反论文签名规范等,相关负责人不仅以实名曝光,而且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部署要求,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认真惩治违规行为。

普法: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对论文伪造等学术违规行为“零容忍”的态度,表明了维护科研可靠性,构建良好科研生态的决心。 习大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比较有效地释放巨大的创新潜力,坚决打破“唯论文、唯职、唯学历、唯奖”。 执行这一重要指示要求,坚决打破“四唯”,牢牢把握科研风格的学风建设,加强监督检查,提高处罚力度,发现违规行为,一起调查,制止学术假恶风,建设有风清气的科研环境 只有对违反者进行处罚,表彰真正呼吁围绕国家进行锐意攻击的科研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建立正确的人才评价指导,不断刺激科技创新的活力。

普法: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通报的9起违规事件中,有7起与医院有关。 在近年曝光的学术假事件中,与医院相关的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有国内有名的三甲医院和位于三四线城市的医院。 医院和医生为什么会发生论文伪造? 重要的理由之一是没有建立正确的人才评价指南。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看病是医生的首要工作,也是其首要责任。 因此,无论是职务审查、职务晋升、评价优先还是奖励,都应该把医学、医德、实际贡献作为最重要的评价指标。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相关主管部门和医院将论文视为“铁杆”“黄金标准”。 在审查评价中,出现了“与其做100台手术,不如发论文”的奇怪现象。 想办法发表论文成为医院的指导,折磨着很多医生。

普法: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建设风气清新的科研环境,引导是重要的。 因此,在中处理、国处理年发行了《关于深化项目审查、人才评价、机构判断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出再分类评价大致在两年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医院为例,一线临床医务人员、评价标准可以多考虑临床服务的职工量、手术量等情况,论文、课题要求相对较低。 对于科研岗位的人员,可以重点考虑研究成果是否推进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等。 如果无视现实情况一刀切,委托医生进行科学研究,捆绑发论文和评价审查就等于本末倒置。 其他大学科学研究院也一样,对人才的评价要尊重规则、面向问题、分类评价、公平公正的大体,切实克服“四唯”倾向,强调对成果质量、实际贡献和专业实践能力的考察。

普法: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源远流长,根深叶茂。 科技创新,源泉是人才,重要的是指导。 为了抑制学术假,维持科研可靠性,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一方面要继续保持“零容忍”的态势,说必要的话,禁止,另一方面要深化科研评价体系的改革,把广大科研人员聚焦于主业,保护创新,科学问题

标题:普法: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地址:http://www.shuiyihui.cn/pf/2021/0104/22859.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