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政法 > 政法:榆林产妇跳楼事情九次反转背后的舆论隐像

政法:榆林产妇跳楼事情九次反转背后的舆论隐像

发布者:吴湘来源:手抄报日期:2020-12-19阅读:

本篇文章1378字,读完约3分钟

编辑于8月31日,陕西榆林产孕妇马某跳楼死亡,舆论哼唱。 之后,遗属、涉事医院榆林一院分别使用媒体、新媒体等网络平台发声,产妇坠落的原因开始四处逃走。 医院方面主张产妇因疼痛要求剖腹产被家人拒绝后,感情失控跳楼自杀了。 产妇家属拒绝剖腹产,斥责医院失职。 双方在网络上不断有角力,事实在舆论场合反转了9次以上。 法制网舆论监视中心详细整理了舆论的反转过程,从中总结了舆论的特征,使大家能够清楚地认识现在的舆论场。

政法:榆林产妇跳楼事情九次反转背后的舆论隐像

舆论情况

这个事件自9月1日在《华商报》的app“华商二三里”上发表以来,引起了大规模、长期、多视点的舆论关注,遗属、涉事医院多次发声,真相难以知晓。 随着国家卫计委、榆林市卫计局等的介入,事情最终有定论。 整理一下,舆论的反转实际上达到了9次,具体如下。

政法:榆林产妇跳楼事情九次反转背后的舆论隐像

舆论分析

九次反转是舆论的表象,其中包含的法则有助于理解舆论场的特征。

1.舆论的“工具化”运用趋势

遗属和涉事医院的交替发声是舆论不断反转的主要原因,双方都试图通过诱惑舆论对对方施加压力,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舆论态势。 作为家属,首先通过新媒体明确事件的经过,要求医院承担事件的责任。 之后,医院通过官方微博和地方媒体《华商报》等多次发声,帮助家人描绘无法忍受剖腹产产妇疼痛的跳楼“真相”,在截图上签名,监视录像佐证。 很多读者接受医院的说法,斥责家人“冷淡”“残酷”,把产妇作为“祖传的工具”。 家人对于谴责,接受媒体采访等予以否定,指出医院存在责任追究、监督管理不充分等问题。 双方无法争吵,随着后卫计部门的介入,出现了助产护士,真相逐渐明朗。

政法:榆林产妇跳楼事情九次反转背后的舆论隐像

在此期间,家人、医院双方都努力获得舆论的支持,其中之一是,更多的组织、个人认识到舆论的作用,关于关系到自己利益的事情,无论合法性如何,都很有可能使舆论偏向自己。 其二,权威组织的薄弱导致了舆论“工具化”运用的无节制发展,卫计部门初期阶段的声音减弱,直接导致了后期家族医院为争夺舆论主动权而发生的“混战”。 可见各代理试图利用舆论受益,支持的意识逐渐增强。 在这种情况下,权威部门的介入、发声可以比较有效地抑制舆论的野蛮迅速发展。

政法:榆林产妇跳楼事情九次反转背后的舆论隐像

2.网络空间的“说话不负责任”错觉

纵观舆论的反转过程,发现无论是医院还是家人,事实的记述都有前后不一致的地方,在医院的应对上尤为明显。 正如医院早期声明中指出的那样,医生建议家属拒绝剖宫产,后产科副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产妇当时的指标正常,不需要剖宫产。 医院说生产中家人三次拒绝了剖宫产的建议,但后助产护士在与家人传达信息时,主张没有向家人建议剖宫产。 “@榆林一院”声明的许多副本被证实是不正确或不真实的,但直到9月末这些消息没有被纠正或删除,医院是否有发布不真实消息的行为也没有被追究。

政法:榆林产妇跳楼事情九次反转背后的舆论隐像

榆林一院的方法不是一例,有政府部门发表不真实消息的行为。 有关部门对这种行为的打击、处罚总是给人“轻放”的感觉,这直接失去了许多组织部门等公开发言的法律基础,给大众带来负面的示范作用。 除此之外,一般大众发表不真实消息受到处罚的情况下,类似于官方同等行为的处理,提出官民地位不平等等疑问。

政法:榆林产妇跳楼事情九次反转背后的舆论隐像

网络空间中的主体,特别是组织部门的“语言不负责任”的错觉越来越成为网络治理的难点,如何从制度、案例等多个角度加强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

(全文阅读见《政法民意》年第35期)

 

法制网舆论监视中心萌

标题:政法:榆林产妇跳楼事情九次反转背后的舆论隐像    地址:http://www.shuiyihui.cn/zf/2020/1219/17125.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