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走在红军挑粮小道上

普法:走在红军挑粮小道上

发布者:吴湘来源:手抄报日期:2020-12-29阅读:

本篇文章1130字,读完约3分钟

戴林峰

高高耸立,直冲云霄。 在山势险峻的黄洋界脚下,江西省井冈山市源村万顷被竹林绿波笼罩。 90多年前,红军突破了很多封锁,把30多万斤的粮食扛到井冈山,源村一定会通过狭窄的出口。 现在,在这里建设了红军选择粮食的小路观光地,成为了受欢迎的旅行目的地。

普法:走在红军挑粮小道上


捡起来,擦肩而过的游客们戴着八角帽,肩上扛着竹扁担,体验了那个红军挑着粮食上山的岁月。 挑粮食回来后,也可以在村民家品尝红军的饭菜。 “红豆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好、饮食精神饱满”2019年,只有人口300多人的源流村接待了10万游客,销售了1.6万份红军料理。 但是,这里过去不是这个繁荣的景象。 绵延不断的山,是革命年代的天然屏障,成为制约老区群众消除贫困的迅速发展的瓶颈。 穿过岭的羊肠小路崎岖不平,人难走,车难走,货难出,源村成了省定贫困村。

普法:走在红军挑粮小道上


“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大总书记多次到革命老区进行调查,“不要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落后。 立愚公志,打攻防战,不要让老区人民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 要想不忘前进道路,就必须把党的初心使命刻在老区群众消灭贫困的道路上。 在省市的支持和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源村民当时红军挑粮上山,挖石挖墙,填沟架桥,勉强重叠之间开辟了道路。 现在,村子的路面铺着沥青,源流村民实现了“外出有路,有运动车”的愿望,以高标准建设的电路和网络也架设在深山中,出山的“通道”变得更顺畅。

普法:走在红军挑粮小道上


维修道路,必须通过“构想”,精确扶贫的关键是找路。 从前,村民们砍竹子开垦,山头秃了也得不到财富。 消灭贫困的攻防战爆发后,源流村确定了红色研究旅游和绿色生态旅游融合的快速发展方向,全村退耕还林132亩,粮食广场、红军站、游客中心相继建设,村民们举起“观光碗”,“生态饭” 选择绿水青山,选择金山银山,源流村民踏红军选择粮食小路,走向小康生活的康庄大街。

普法:走在红军挑粮小道上


修路,开辟景色,富人。 在产业扶贫过程中,井冈山市将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产品开发有机结合,提出了“红色训练在哪里,教育实践点在哪里,道路在哪里”的全域旅游快速发展思路,高标准提出了160个美丽的乡村示范点辅助道路建设

普法:走在红军挑粮小道上


徒步攀登曲折的粮食选择小路之间,对脚下的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是一条初学者的小路,红军在艰苦的环境中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胜利之路。 越来越向往在广阔的沥青道路上驱车前进的道路:这是小康之路,老区干部群众铆接后出发,井冈山在全国率先摆脱贫困,摘下帽子,开辟了迅速发展的新路。 新的起点,新的生活,新的奋斗。 老区干部群众沿着革命先辈开辟的红军小路,以更昂扬的姿态磨刀石前进,走新时代长征的道路。

普法:走在红军挑粮小道上


标题:普法:走在红军挑粮小道上    地址:http://www.shuiyihui.cn/pf/2020/1229/20454.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