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政法 > 政法:农民收购玉米获刑再审改判无罪成法治经典范例

政法:农民收购玉米获刑再审改判无罪成法治经典范例

发布者:吴湘来源:手抄报日期:2020-12-20阅读:

本篇文章2067字,读完约5分钟

【舆论概要】

 

最近,备受舆论关注的“内蒙古农民收购玉米事件”的再审无罪判决发生了变更,舆论哗然。 最初,该事件被正式通报时,作为典型事件以普遍的方式使用,没有引起舆论的关注。 两个月后,经过媒体报道引起了争论。 法学专家、农业专家相继表示相关制度不符合时代背景,因非法经营罪被判有罪太多。 之后,最高法下令再审,推进事件的再审,受到舆论的称赞。 法制网舆论监测中心整理舆论的快速发展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借鉴。

政法:农民收购玉米获刑再审改判无罪成法治经典范例

 

【舆论情况】

 

1 .方案普法的初学者引起了争论

 

这个舆论风波需要追溯到年5月5日,“@临河区法院”宣布,年11月到年3月期间,内蒙古巴彦涉谷市临河区村民李辉(化名王力军)从周边农家那里收购了玉米。 年末,根据大众通报,李辉因被无证收购玉米扣押在工商局等相关部门,向公安机关投降自首。 年4月15日,李辉因非法经营罪被判1年徒刑,缓刑2年,罚款2万元。 这个微博详细说明了事件,并以事件的普遍方法说:“这件事的发生,必须敲响很多农民的警钟,关于基础粮食、农资的收购、批发等经营行为,一定要得到相关部门的许可。” 这件事的通报很少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政法:农民收购玉米获刑再审改判无罪成法治经典范例

年7月3日,新华社报道了这件事,基本引用官微报了原文,但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网络相关信息的讨论量达到了33万人。 舆论争论首先对比判决结果。 7月5日,腾讯评论说这个事件可能是“错误的”,“从司法实践来看,非法经营罪的“口袋罪”基因很明显。 如果不警惕,可能会一步一步扩大脚印成为无限制的罪名”。 7月7日,人民网发文援引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阮齐林、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曲新久、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张起淮等专家的意见,此案的判决以法为依据,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滞后于现实需要,农民图伊 《南方周末》等媒体也说:“判决不公平吗? ”的评论。

政法:农民收购玉米获刑再审改判无罪成法治经典范例

舆论争论的另一个焦点是比较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必要性。 网腾讯“今天的话题”栏开始的网络调查有1万余人参加,其中95.69%的读者表示不知道收购玉米需要证书。 84.6%的读者认为国内粮食市场应该充分开放。 7月7日,据新京报报道,当事人王力军提交过证据,但手续多,有固定场所、收购点、注册资金等条件限制,不容易。 7月9日,据农民日报评论,粮食收购许可证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现在其权威和实际作用发生了变化,相关规定和管理陷入了不自然的状况。 “这个判决以非常有争议的方法,提供了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契机。 废除粮食收购许可,不要再拖了。 ”舆论成为话题后,舆论暂时平静下来。

政法:农民收购玉米获刑再审改判无罪成法治经典范例

 

2 .最高法命令再审重建司法信仰

 

最高法的介入,给这个舆论带来了转机。 年11月24日,新华社宣布,“粮食收购许可证被废弃的人因“无证收获粮食”而受刑”。 最近,国家粮食管理局发布了《粮食收购资格审查管理办法》,规定了农民、粮食经纪人、农贸市场粮食交易者等个人,确定今后从事粮食收购活动,不需要办理粮食。

政法:农民收购玉米获刑再审改判无罪成法治经典范例

年12月30日,新华社报道,最高法就此案制作了再审决定书,巴彦涉谷中院下令再审。 根据最高法,列举刑法非法经营行为,规定的兜底条款在司法实践中适用该规定必须特别谨慎。 关于这件事,王力军从粮食农业所收购玉米销售给粮食仓库,在粮食农业和粮食仓库之间起桥梁作用,没有破坏粮食流通的主要渠道,没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也没有刑事处罚的必要。 许多读者称赞最高法。

政法:农民收购玉米获刑再审改判无罪成法治经典范例

年2月13日,巴彦淖尔中院开庭重审此案,引起舆论关注。 整个审判过程非常顺利,辩护双方都认为王力军的行为不具备刑事惩罚性。 但是,关于王力军的行为是否具备行政违法性,辩护双方产生了意见分歧,法院宣布了选举日判决。 新华网、人民网等各新闻媒体报道,截至2月14日,相关信息报道达419篇,网络易网相关信息探讨量达30余万人,新浪微博话题“#无证收购玉米获得刑#”阅读量达40.1万人。

政法:农民收购玉米获刑再审改判无罪成法治经典范例

2月17日,据中青在线报道,巴彦涩谷中院宣布公开判决,依法取消原审判决,王力军无罪。 王力军表示提出国家赔偿申请,要求返还罚款。 18日,澎湃情报网报道,该案的复审审判长答记者将解析该案复审和复审的依据,说明法官、检察官故意违反法律、法规或重大过失导致错误,导致严重后果的,不负错误责任。

政法:农民收购玉米获刑再审改判无罪成法治经典范例

再审判决后的舆论再次迎来高潮,媒体纷纷解读其法治的意义。 2月19日,新京报说,此案的判决不是单纯冤案的平反,而是强烈的司法政策信号。 在改革的愿景和法律、政策的落差中,发挥司法的智慧,体现司法的“善为”。 《光明日报》20日指出了该事件一些指标的意义。 其一,这个案件是最高法对基础法院的生效判决提出审判监督手续的先河开的。 其二,此案在无投诉的情况下,最高法自主启动复审纠错程序,体现了最高法的负责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其三,这个案件对刑事审判如何适用刑法判定有罪兜底条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截至2月22日12时,再审再审判决相关信息报道达937篇,相关评论达15篇。

政法:农民收购玉米获刑再审改判无罪成法治经典范例

 

【读者的观点】

 

读者的视点倾向分解图

 

 

 

……

(全文阅读见《政法民意》年第六期)

 

法制网舆论监视中心王佳

标题:政法:农民收购玉米获刑再审改判无罪成法治经典范例    地址:http://www.shuiyihui.cn/zf/2020/1220/17173.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