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速推”:互联网顺风车舆情分析

“速推”:互联网顺风车舆情分析

发布者:吴湘来源:手抄报日期:2019-05-08阅读:

本篇文章721字,读完约2分钟

  2018年,消费领域的热点频繁,共享经济蓬勃发展,电子商务增长速度放缓,线下消费增加......各种消费现象的巨大变化不仅是消费者观念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结果,它也是升级和重建消费者场景的过程。然而,新经济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仍然面临着多重挑战。虚假促销,假冒伪劣商品,支付安全,信息泄漏和“霸王条款”等有时会危害消费者的权益。“速推”平台为大家来回顾一下之前网络上讨论火热的滴滴顺风车事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吧。

  顺丰车安全问题

  2018年,“郑州空姐滴滴顺风车遇害案”和“乐清女孩滴滴顺风车遇害案”相继发生,滴滴出行及其旗下的顺风车业务也因此被推到舆论的最前沿,其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受到舆论的诟病。顺风车的安全性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质疑,并成为消费者关注和讨论的热门话题。

  针对上述事件,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以及北京市、天津市交通运输、公安部门,对滴滴出行进行了联合约谈,并命令他们立即对其进行全面整改。随后,滴滴出行在全国范围内下线了顺风车业务,并增加了一键报警、安全中心入口、分享形成至紧急联系人,全程录音和其他的功能。

  舆论认为,在恶性案件中,犯罪分子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但滴滴作为一个平台也是存在着重大的过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因此,平台方必须把消费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滴滴出行不能因为忙于追逐市场利润,忽视对入驻司机的资格审查和服务质量的监督,不能放弃平台方对消费者的安全保障义务。作为国家和高频消费产品,网络汽车为公众带来了便利,也遇到了安全挑战。社会舆论普遍表示,仍然需要对新事物保持谨慎,并期待网约汽车的安全性、服务升级,为消费者的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标题:“速推”:互联网顺风车舆情分析    地址:http://www.shuiyihui.cn/new/5.html

最近更新更多